解读:什么是同伴教育

发布者:张敏发布时间:2020-06-10浏览次数:4810

同伴教育是一种客观存在,是一个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,也是一种教育行为。社会学家依据一定的前提条件,有时把同伴教育称为同龄群体教育或同辈群体教育。

什么是同伴教育?

同伴教育是一种客观存在,是一个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,也是一种教育行为。社会学家依据一定的前提条件,有时把同伴教育称为同龄群体教育或同辈群体教育。一般认为,同伴教育是指具有相似背景、相似经历和相似年龄的伙伴,共同分享信息、知识和观念,相互传递思想、情感,以唤起感情上的共鸣。在大多数情况下,它是一种促进社会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、达到润物细无声而奋发向上的一种教育方式。

为什么需要同伴教育?

青春期是人生中可塑性最强的黄金时期,是青少年发育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。从体格方面,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可以走向强壮健美,也可以趋向衰弱多病,这取决于他们能否得到合理的营养,能否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。在思想上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可以积极性向上,也可以无所作为,这取决于他们能否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。在学习上,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有好学勤奋的一面,也有知难而退的一面,但是只要他们得到正确的引导和精心培养,就会懂得珍惜并学会把握自己这个最可贵的时机,把蓬勃的热情、强烈的求知欲望凝聚成探索知识的持久动力。中学生乐于模仿他们认可的行为和形象,特别是同龄人,更能引起共鸣,而且这种共鸣和模仿学习的行为是自发的,只是需要一个诱因,而这个诱因就是“同伴教育”所带来的。